春节长假已经过半,经过除夕、初一、初二这几天的“消化”,不少市民也开始出来填满“菜篮子”了。记者在本市多区的社区农贸市场看到,市面的蔬菜品种不仅齐全丰富,还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价格,不少品种价格还稳中有降。 部分蔬菜价格小幅回落 记者在河东区五经路附近某社区农贸市场看到,为了保温保鲜,每个摊位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沫塑料箱子,箱子外示意性地摆放少量蔬菜,箱子内则是新鲜饱满的各式菜品。而在每个摊位几乎都有不下10种蔬菜在销售,整个市场逛下来,总共有30多种菜品,包括叶菜类、根茎类、菌菇类。不少商贩告诉记者,春节前夕,批发市场、批发商从各地进行了集中采购,备足了货源,确保春节期间“菜篮子”供应不受影响,“这几天挺冷的,还能有这么多种蔬菜供应,要不是前期备货,估计现在除了大白菜就没别的了。” 不仅菜品种类丰富,部分蔬菜的价格较年前也有小幅回落。节前零售价格约6元/斤的黄瓜,开市价格约5.5元/斤;西红柿零售价格由4.5元/斤,下降到4元/斤;圆白菜零售价格由4元/斤下降到3.8元/斤;长豆角零售价格保持约4.5元/斤;青萝卜零售价格保持约1.5元至2元/斤;大白菜零售价格保持约9毛至1元/斤;蒜黄零售价格保持约4元/斤;韭黄零售价格保持约15元/斤;油菜零售价格保持约4元/斤。 销量持平节前水平 虽然眼下的蔬菜价格还站在高点上,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市民购买蔬菜的热情。据本市多处社区农贸市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长假期间,客流量小幅减少,但每天上午市场内客流还是相对集中。一个摊位较大的蔬菜商贩蔡师傅透露,这两天他家的蔬菜销量几乎每天都得在800斤左右,虽然赶不上最高峰的时候,但也和节前的销量差不多。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周蔬菜的销量和节前的高峰时期数量相比有小幅回落,由2700吨下降至2400吨左右。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节前市民和餐馆大规模采购,将销量推到高位,春节长假前期为市民消耗蔬菜的时期,销量出现了几日的下降,而近几日蔬菜被消耗殆尽,又开始回归正常的交易量,因此数据显示,日交易量持平于节前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