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据报道,今年秋天以来,在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沿途,有大批候鸟被人捕杀。这些候鸟被偷猎者伪装成家禽空运贩卖。越冬的候鸟成了贪婪的饕餮者桌上盛宴。
据报道,今年秋天以来,在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沿途,有大批候鸟被人捕杀。这些候鸟被偷猎者伪装成家禽空运贩卖。越冬的候鸟成了贪婪的饕餮者桌上盛宴。
一些人认为,与家禽、家畜相比,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更高,此说法不科学。从现代营养学观点看,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他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仅仅食用单一的食品,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营养价值。
那么,野生动物是否都是有机食品?生物链有个富集作用,即生物有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如农药DDT 最终在水鸟类体内含量可为原水含量的833 万倍。陆地生物也一样有富集作用,现在全球环境普遍受到污染,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人体作为生物链的最高端,如果食用了这些富集农药残留的动物,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食用野生动物易患多种疾病,因为野生动物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其脑、血液及肌肉中含有病毒、寄生虫(如肺吸虫、血吸虫等)。通常情况下,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不会传染给人类,只有在人类破坏其生存环境或者猎捕、进食野生动物时,病原体才会传染给人类。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如我国的猕猴有10%~60%携带B 病毒。携带B 病毒的猕猴挠人一下,就有可能致人感染,生吃猴脑感染的几率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