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生雏鸡的白痢关 雏鸡白痢在养鸡业中发生极为普遍,死亡率在5%左右。为避免雏鸡发生白痢,首要任务就是改善育雏条件,忌舍温忽高忽低,用煤取暖时还要控制煤烟和粉尘。对雏鸡应尽早投喂防治白痢的特效药物,如百病消等。本病如控制不好,雏鸡肝脏就会受损,不仅影响增重,而且会导致中雏腹水综合征增多。严把进雏关是控制雏鸡白痢的关键措施之一,可购买种鸡自产自孵,也可到大型现代化肉鸡种苗场购买雏鸡。 二、中期的大肠杆菌病关 此病通常发生在二免或分群以后,即30~40日龄。病初表现为打呼噜”,接着出现拉稀症状,排黄绿色稀便,喜卧,被毛逆立、无光泽,呈零星死亡。鸡群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此时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控制继发感染,选择特效药,以饮水给药为主。早期发生过白痢或法氏囊炎的鸡群,更易发生本病。鸡舍通风不好、潮湿、灰尘大、惊动鸡群过于频繁等因素也易诱发本病。要想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发生,除了保证鸡舍内温湿度适宜和通风良好外,关键是要尽可能少地惊扰鸡群。鸡舍消毒应重点放在入雏前,鸡群防病应以饮水方式为主,尽量不采用带鸡喷雾消毒,能引起鸡群惊慌的行动尽量放在夜间进行,如清扫、给药、免疫等。取暖用炉最好与鸡群隔开,以减少舍内尘埃。鸡群要进行预防性给药,一般在二免结束(即30日龄)后连续给药7~10天,可将氯霉素、恩诺沙星等作为首选药物,拌料和饮水用药应配合进行。 三、饲养后期的新城疫关 本病多危害45日龄以上的肉鸡。肉鸡新城疫的发病程度通常与大肠杆菌的发生直接相关,多为继发。临床上大多关注大肠杆菌病变,如肠炎、肝肿大和纤维素渗出,而忽视了新城疫病变。其实鸡群此时的主要死亡原因可能正是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继发新城疫,新城疫反过来又加重了大肠杆菌病情,进而导致了鸡只大量死亡,此时单独用药往往已无济于事。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控制新城疫的发生,可用Lasola苗或克隆30苗紧急接种(4倍量饮水)。 导致新城疫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养鸡户使用新城疫和支气管炎二联苗免疫时,将滴鼻改为饮水,人为降低了免疫效果。2.大肠杆菌病的促发。要避免肉鸡饲养后期发生新城疫,除了控制大肠杆菌病外,一定要在40日龄前后补免1次新城疫疫苗,常可收到满意效果。此外,也可在初免和二免时,直接用Lasota苗或克隆30苗进行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