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奶牛瘤胃鼓气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蓝宝石的…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25 9:00:06  文章录入:蓝宝石的眼泪  责任编辑:蓝宝石的眼泪
  病因:
    1、突然摄食或贪食多汁的青绿饲料如苜蓿。
    2、各种原因导致前胃弛缓,消化不良。瘤胃蠕动弛缓,导致饲料在瘤胃内滞留,发酵产气,又不能及时通过嗳气以及其它方式排除。
    3、瘤胃微生物菌群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饲料异常发酵产气,常继发于重症乳房炎,菌血症。
    4、妊娠后期,伴随子宫逐渐变大,挤压瘤胃,瘤胃活动空间相对变小,导致瘤胃弛缓。
    5、血钙水平降低,导致胃肠神经支配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弛缓,消化不良,从而出现鼓气现象。生产瘫痪多伴有鼓气现象。
    6、某些治疗肠炎复方制剂中含有阿托品,6542等成分,注射后导致药物性鼓气。
  临床症状:左腹膨大,钢管音。
  预防与治疗:
  急性鼓气,有导致窒息,瘤胃破裂危险。应立即于鼓气最明显处用套管针进行穿刺放气,穿刺后立即口服消气灵,消气灵属于二甲基硅油与甲醛混合物,针对临床泡沫型以及非泡沫型鼓气有显著疗效。同时运用促刍快肌肉注射,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气体排出。
  对于慢性瘤胃鼓气,治疗重点在于促进胃肠蠕动,抑制气体产生。可肌肉注射促刍快,口服消气灵。
  重视各种原因导致消化不良与前胃迟缓。当奶牛因热性病以及其它因素导致食欲低下,前胃蠕动迟缓时,积极应用健胃散,反刍消气散,促刍开胃散或奶牛胃宝1—2包灌服或拌料。奶牛胃宝在健胃散组方基础上加入具有调节菌群平衡作用的益生素,对恢复瘤胃菌群平衡具有显著作用。对临床各种原因导致的食欲不振,菌群失调具有显著作用。
  怀疑与低血钙有关时,可适当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定期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或维生素D3注射液,防止缺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