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鸡吸虫病的防治
作者:蓝宝石的…  文章来源:本站采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31 9:17:24  文章录入:蓝宝石的眼泪  责任编辑:蓝宝石的眼泪

一、治疗
    现代化关闭式的饲养管理方式使大多数鸡很少发生吸虫感染。然而开放式的养禽场中可能感染吸虫,尤以养鸭场常常严重感染多种吸虫,并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应进行及时治疗。南方禽类感染吸虫较北方禽类严重。
    对于寄生于禽眼内的各种嗜眼吸虫,可应用75%~90%酒精滴眼。该药虽对局部有刺激性,但可自愈。
    寄生于呼吸系统特别是寄生于鼻道、气管和支气管的吸虫,可借助吸入具有杀蠕虫特性的粉剂药物进行驱虫。林仁铮等(1985)报道,对鸭舟型嗜气管吸虫病的治疗,可用0.2%碘溶液气管注入,每只成年鸭lml,同时连续用0.2%土霉素水溶液饮服2天。用药5天后剖检虫体100%死亡,一次治愈。病鸭无不良反应,日趋恢复,可正常生长。袁福如等(1991)报道,对鸭气管吸虫可试用吡喹酮,每公斤体重20mg,拌料喂服,连用2次,效果满意。
    寄生于消化道的吸虫,依禽的种类和大小,可以试用下列药物。
1.抗前殖吸虫药:
    (1)丙硫苯咪唑 100~120mg,一次口服。
    (2)吡喹酮 60mg,一次口服。
    (3)硫双二氯酚 200mg,一次口服。
2.抗棘口吸虫药:
    (1)氯硝柳胺 100~150mg,一次口服。
    (2)丙硫苯咪唑 15mg,一次口服。
    (3)吡喹酮 10mg,一次口服。驱虫效果显著。   
3.抗背孔吸虫药:
    (1)硫双二氯酚 300~500mg,一次口服(对鸭敏感,应慎用)。
    (2)丙硫苯咪唑 10mg,一次口服。
4.抗次睾吸虫药
    (1)丙硫苯咪唑100~120mg,一次口服。
    (2)硫双二氯酚和血防-846。
二、预防
    对病禽进行有计划的驱虫,驱出的虫体和排出的粪便应严格处理,采取堆积发酵法杀灭虫卵,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传染来源。
    由于所有的禽类吸虫都至少需有一种螺蛳作为中间宿主,所以预防禽类感染吸虫的主要措施是控制或消灭这些软体动物,或使禽类避开吸虫的流行区,选择尽可能地远离河流和沼泽地的地方饲养家禽,或采取关闭方式饲养家禽。
    防制中间宿主螺蛳(陆地螺或水生螺),可采用开沟排水,改良土壤或是用化学药剂杀灭。例如有效的灭螺剂有硫酸铜(或胆矾粉)粉剂或结晶,低浓度2×10-5~1×10-4的硫酸铜对多种水生螺的幼螺或成螺有效,较高浓度对螺卵也有效。硫酸铜的缺点是与淤泥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结合而发生沉淀,并且对一些鱼和植物也有不利影响。另外,多聚乙醛以及乳化的氯硝柳胺等都是很有效的灭螺剂。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