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汉普夏猪
作者:西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4 19:55:58  文章录入:chengyaya  责任编辑:chengyaya

                      

汉普夏猪(俗名薄皮猪、银带猪)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布奥尼地区,由英国苏格兰地方的汉普夏饲养一种白肩种与美国的薄皮猪杂交,选育而成。其数量和利用不如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但汉普夏猪体质结实,膘薄瘦肉多,公猪性欲旺盛,是比较理想的杂交父本,改良本地猪,通常用于洋三元或洋四元杂交体系中的父本。汉普夏猪原属脂肪型,后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进行改良,约经60多年时间,变成皮下脂肪薄、胴体伸长、瘦肉多的肉用型品种。

一、体型外貌

汉普夏猪毛黑色,前肢白色,后肢黑色。最大特点是在肩部和颈部接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包括肩胛部、前胸部和前肢,呈一白带环,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故又称银带猪。头中等大小,耳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躯臀部肌肉发达,性情活泼。成年公猪体重约315410千克,母猪约250340千克。

二、品种性能

1、肥育性能:胴体瘦肉率高,后腿丰满。在良好饲养条件下,180日龄可达100千克,日增重70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千克,90千克为适宰体重,屠宰率为75%。胴体瘦肉率为62%。

2、繁殖性能:窝产子数少,子猪发育不如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快。性成熟晚,母猪67月龄开始发情,体重90110千克,发情期1922天,发情持续期23天,妊娠112116天产子。经产母猪每胎产子9头。

3、杂交利用:近10年来我国为了发展瘦肉型猪,也将其列为终端父本,其二元和三元杂交肥育猪,瘦肉率显著提高,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要比杜洛克和大约克为终端父本的肥育猪瘦肉率高1%~2%。但是凡是以汉普夏为终端父本的二元、三元杂种日增重比以长白、大白和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二元、三元杂种猪的日增重显著变慢,同时猪体质也比其他猪差。因此,全国各地除外贸基地利用较多外,其他猪场利用较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