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口投服给药法:该方法简便易行,但由于消化作用降低药效,因此,口服用量应大于注射用量,且一般用于不太危急的病例。常用于经口投服的药物,包括片剂、粉剂、丸剂和胶囊及溶液剂等。投溶液剂时药量不宜过多,必要时采用胶管直插食道,严防药物进入气管。
2.皮下注射给药法:预防接种常用的方法。可采用颈部皮下、胸部皮下和腿部皮下等部位注射。应用皮下注射时药物量不宜太大且无刺激性。注射的具体方法是由助手抓鸡或本人左手抓鸡并用拇指、食指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肤皱褶处刺入,然后推入药物。
3.肌内注射法:该法药物吸收快,药物作用稳定,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可以在预防和治疗鸡的各种疾病中使用。常用的肌内注射部位,有大腿外侧肌肉、胸部肌肉和翼根内侧肌肉等。采用肌内注射时要注意针头与肌肉表面呈35~50度角进针,不可直刺,以免损伤大血管或神经,特别胸部肌内注射切记不要使针头刺入胸腔或肝脏。使用刺激性药物时应采用深部肌内注射。
4.静脉注射给药法:是将药物直接送入血液循环中,因而此法药效发生迅速,用药量准确。适用于急性或危急、用药剂量较少且剂量准确的病例,同时也适用于一些有刺激性和必须进入血液才能发挥药效的药物,如解毒药、高渗液等。但该法要求操作技术较高,一般人员不易掌握。静脉注射常用部位是鸡翅内侧的翼根静脉或翼下静脉。它们位于鸡翅膀内侧中部羽毛较少的凹陷处。注射时先用酒精棉球将注射部位消毒,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拉开鸡翅,暴露翼根静脉,用左手食指压紧静脉根部使其充盈,拇指固定进针部位,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沿血管壁刺入静脉血管内,缓慢注入药物。
5.腹腔注射给药法:指将药物经腹腔吸收后产生药效的给药方法。其药效产生迅速,可用于剂量较大、不易经静脉给药的药物。具体方法由助手抓鸡,使鸡腹部面向本人。最好采用头低尾高,使腹腔脏器向下挤压,注射者左手拇指掐起腹壁,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穿过腹壁进入腹膜腔而又不刺人其脏器或肠管内,然后将药物推入腹腔内。
6.气管注射给药法:将药物直接注入气管使其发挥药效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治疗气管疾患或治疗鸡气管交合线虫病。鸡气管位于鸡颈部腹侧稍偏右,由许多气管软骨环连接组合而成。注射时使针头沿气管环间隙刺入,将药物缓慢注入,注药剂量要小,速度要慢。
7.嗉囊注射给药法:是将药物经鸡的嗉囊注入而发挥药效的一种方法。通常用于不宜经口投服的药物,或用于鸡喉头有疾患或张嘴困难而又急需内服的病例。
8.翼膜刺种法:此法适用于某些疫苗,如鸡痘疫苗和鸡新城疫I系弱毒活苗等的接种。按规定剂量稀释后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皮下,每只鸡刺1次或2次。在接种疫苗后1周左右,可见刺种处皮肤上产生绿豆大的小疮,以后逐渐干燥结痂而脱落。如果刺种部位不发生反应,应重新接种疫苗。
9.毛囊涂擦法:常用于某些疫苗如鸡痘疫苗的接种。具体方法是把鸡大腿外侧羽毛拔去3~5根,然后用消毒棉签蘸取稀释过的疫苗,逆羽毛生长方向擦几下。
10.肛擦法:主要用于某些疫苗,如毒力比较强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接种。具体方法是用消毒的小棉球或小刷子蘸取按比例稀释过的疫苗,直接涂擦在泄殖腔黏膜上。接种4~5天应检查局部反应,如不产生反应重新接种。
|